至誠之道可以前知。國家將興,必有禎祥;國家將亡,必有妖孽。見乎蓍龜,動乎四體。禍福將至,善必先知之;不善,必先知之。故至誠如神。
最高境界的真誠可以預知未來的事。國家將要興盛,必然有吉祥的征兆;國家將要衰亡,必然有不祥的反?,F象。它呈現在蓍草龜甲上,體現在身體儀態上。禍福將要來臨時,是??梢灶A先知道,是禍也可以預先知道。所以極端真誠就像神靈一樣微妙。
今天學習了《中庸》第二十四章部分內容。儒家是不講神明的,那么我們又該怎么正確理解“至誠如神”并應用到生活當中呢?
至誠如神。俗語講“心誠則靈”,或者“精誠所至、金石為開”,一個人做某件事達到了至真至誠的境界,忘我的投入,甚至忘記時空,心意與字宙全息共振,當然可以見微知著,這不是迷信,而是圣人的諄諄教導。例如,在運動場上,當一個運動員進入某個狀態,猶如自己披上了神的外衣,周圍一切都在變慢,他自己仿佛可以預知一切場上即將發生的情形,那一刻他便是“至誠如神”。而在生活的賽場中,我們何嘗不是和運動員一樣呢,只不過這個“至誠如神”的時刻發生頻次太少了。當然,這個時刻我們也無法刻意為之,而最佳的辦法便是如同運動員一樣,不斷修煉完善自己,真誠對待比賽,使“神的外衣”不斷自然降臨。
“誠則明,明則誠矣”是說一個人有多真誠就有多聰明,或者說有多智慧,圣賢并不會刻意的預知未來,而是無論好事壞事,都秉持中庸之道,從容應對。
這就像人們下棋一樣, 一個三段棋手看九段棋手布局,就會覺得神乎其神,而九段棋手看三段十分簡單,九段棋手當然不是有神靈在幫助他,他下棋的智慧遠高于三段棋手,自然就可以看透對方的布局,輕而易舉的排兵布陣。
假如像孔子陽明先生這樣的古圣先賢穿越時空,來到今天的時代經營企業,用他們的至誠之心,一定能夠一覽眾山小 ,看清企業經營的本質,超越我們當前遇到的種種困難,實踐企業的長足發展。
誠者,自成也,而道自道也。所以說“至誠如神”的時刻是無法刻意為之的,而只能通過不斷的自我完善,然后自己成就自己。只有自己成就了自己,道也便自己引和蒞臨到了自己身上,“至誠如神”的神通也就自然顯現,而如果不首先自己成就自己就奢望得到“道”的垂青,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說君子最應該重視的事情便是“誠”的培養、即一心一意、心無旁騖、至真至誠。
稻盛和夫說過:當你全力以赴時,神就會出現。全力以赴就是你誠的程度,這個神就是我們洞察事物本質的能力。